6月15日,由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的數字經濟生態共建交流會之智慧交通應用實踐研討線上舉辦,天融信應邀參加并作《為智慧交通構筑網安新防線》主題分享。
本次交流會以“智駕新生態 數聯新出行”為主題,旨在加強智慧交通領域的交流合作,總結智慧交通建設經驗,創新智慧城市應用場景,推動信息技術賦能交通發展,促進“聰明的車”與“智慧的路”融合、協同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進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率先實現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需要更加注重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力,更好服務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交通需求。智慧交通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今年三月,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加快北斗導航技術應用,開展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

天融信科技集團技術專家劉宏在主題為《為智慧交通構筑網安新防線》中指出,我國交通數字化轉型取得了豐碩成果,但網絡安全主動防護、縱深防御和綜合防范能力不能適應新形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關鍵數據資源保護能力仍存在不足。
針對這些問題,天融信致力于幫助客戶嚴格落實等保、關保相關制度和標準,加強商用密碼技術應用,并協助客戶構建三大體系保障:一是數據安全體系保障,加強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二是可信認證體系保障,推動安全可信服務和產品應用;三是安全運營體系保障,建立行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體系。
隨著新場景、新需求、新威脅的不斷涌現,“融合”成為網安產業發展的關鍵詞,這不僅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上的融合,還有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業務場景的融合,以及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融合。劉宏介紹,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呈現“四化”趨勢,即國產化、行業化、服務化、智能化,國產化夯實了網絡安全的產業基礎,行業化拓展了網絡安全的產業邊界,服務化提升了網絡安全的交付能力,智能化促進了網絡安全的能力升級。

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方向是技術、場景和生態相“融”共“創”,天融信將與多方協同打造“政用產學研”一體化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生態,打造數字交通網絡安全發展的“13463”,即1個目標:網絡強國;3類融合:技術融合、場景融合、生態融合;4重保障:國產化、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標準統一;6階能力:全維防御能力、無縫發現能力、及時預警能力、快速響應能力、彈性恢復能力及聯合反制能力;3個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
TOPSEC
隨著全社會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尤其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興起,有力推動了智慧交通應用的落地。多年來,天融信在建設智慧交通的進程中,將網絡安全能力與智慧交通建設融合發展,安全賦能“智慧交通”,持續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