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美國發布了《行政命令14028下的“關鍵軟件”定義》,并于7月9日發布了《根據行政命令(EO)14028“EO關鍵軟件”應用的安全措施》。《根據行政命令(EO)14028“EO關鍵軟件”應用的安全措施》指南適用于美國聯邦機構對“EO關鍵軟件”的使用場景,“EO關鍵軟件”的開發和采購不在范圍內,這些安全措施旨在保護各機構運行環境中已部署的“EO關鍵軟件”的使用過程。

NIST《根據行政命令(EO)14028“EO關鍵軟件”應用的安全措施》及翻譯
NIST為安全措施定義了以下目標:
1.保護“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運行“EO關鍵軟件”的平臺,如終端、服務器、云資源等)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和使用;
2.保護“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使用的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識別和維護“EO關鍵軟件平臺”和部署在這些平臺上的軟件,以保護“EO關鍵軟件”免被利用;
4.快速檢測、響應和恢復涉及“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威脅和事件;
5.加強對人員行為的理解和績效,促進“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安全性。
從這些目標可以看出,“EO關鍵軟件”需要從基礎環境保護、數據安全保護、脆弱性保護、威脅監測及響應、人員管控及教育等多方面綜合入手。具體措施清單如下:
目標1:保護“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和使用
l SM 1.1:對“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所有用戶和管理員采用多因素身份驗證,該身份驗證應能抗偽造。(參見翻譯全文FAQ#7)
l SM 1.2:唯一標識并鑒別試圖訪問“EO關鍵軟件”或“EO關鍵軟件平臺”的每個服務。
l SM 1.3:對基于網絡的“EO關鍵軟件”或“EO關鍵軟件平臺”管理,應遵循特權訪問管理原則。
l SM 1.4:采用適當的邊界保護技術,盡量減少對“EO關鍵軟件”、“EO關鍵軟件平臺”和相關數據的直接訪問。
目標2:保護“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使用的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l SM 2.1:建立和維護“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數據清單。
l SM2.2:對“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所使用的數據和資源進行細粒度訪問控制,盡可能執行最小特權原則。
l SM 2.3:保護靜態數據,對“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使用的敏感數據,采用符合NIST標準的加密。
l SM 2.4:保護傳輸中的數據,對“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敏感數據通信,在可行的情況下采用雙向鑒別,以及符合NIST標準的加密。
l SM 2.5:備份數據,執行恢復演練,隨時準備從備份中恢復“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使用的數據。
目標3:識別和維護“EO關鍵軟件平臺”和部署在這些平臺上的軟件,以保護“EO關鍵軟件”免被利用
l SM 3.1:建立和維護軟件清單,包括所有運行的“EO關鍵軟件平臺”和部署到這些平臺的所有軟件(EO關鍵和非EO關鍵)。
l SM 3.2:采取補丁管理實踐維護“EO關鍵軟件平臺”和部署到這些平臺的所有軟件。
l SM 3.3:采取配置管理實踐來維護“EO關鍵軟件平臺”和部署到這些平臺的所有軟件。
目標4:快速檢測、響應和恢復涉及“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威脅和事件
l SM 4.1:配置日志記錄,記錄涉及“EO關鍵軟件平臺”和在這些平臺上運行的所有軟件的安全事件的必要信息。
l SM 4.2:持續監控“EO關鍵軟件平臺”和所有在這些平臺上運行的軟件的安全性。
l SM 4.3:在“EO關鍵軟件平臺”上采用終端安全保護,保護平臺及其上運行的所有軟件。
l SM 4.4:采用網絡安全保護,監控進出“EO關鍵軟件平臺”的網絡流量,保護使用網絡的平臺及其軟件。
l SM 4.5:針對所有安全運營人員和事件響應團隊成員,根據其角色和職責,培訓如何處理涉及“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事件。
目標5:加強對人員行為的理解和績效,促進“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安全性
l SM 5.1:針對“EO關鍵軟件”的所有用戶,根據其角色和職責,培訓如何安全地使用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
l SM 5.2:針對所有“EO關鍵軟件”和“EO關鍵軟件平臺”的管理員,根據其角色和職責,培訓如何安全地管理軟件和/或平臺。
l SM 5.3:經常開展宣傳活動,加強對“EO關鍵軟件和平臺”的所有用戶和管理員的培訓,并衡量培訓的有效性,以便持續改進。
詳細內容請參見翻譯文檔。天融信將持續關注軟件供應鏈安全及其應用過程的前沿進展,后續將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掃描二維碼,閱讀完整版譯文
翻譯為公益性質,僅供信息安全產業相關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參考,如有錯漏敬請指正。
- 關鍵詞標簽:
- 融信譯站 網絡安全 EO關鍵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