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20)1922號)正式發布,該意見指出應以加快建設數據強國為目標,強化數據中心、數據資源的頂層統籌和要素流通,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且該意見形成以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的“數網”體系,完善云資源接入和一體化調度機制的“數紐”體系,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數據流通的“數鏈”體系,深化大數據與各行業數據智能應用的“數腦”體系以及強化算力和數據資源安全防護的“數盾”體系。
針對強化大數據安全防護方面,該意見主要提出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及應用、強化大數據安全保障,加快構建貫穿基礎網絡、數據中心、云平臺、數據、應用等一體協同安全保障體系,提高大數據安全可靠水平。

天融信憑借多年安全行業的經驗,針對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形成了一套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框架,通過建立數據安全合規測評體系、數據安全策略體系、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數據安全運營體系、數據安全技術體系和數據安全服務支撐體系,形成全面的大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從而實現大數據安全保障。
明確評價指標,加固基礎安全
數據安全合規測評體系:針對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進行測評服務,加強對當前業務環境的檢測能力,包括評估規范、合規審計、攻擊滲透、安全評測、第三方檢測等,基于測評的結果給與評價指標,提升基礎安全防護。
規范安全策略,提升業務安全
數據安全策略體系:依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業務目標,建立包括組織協同、風險管控、合規督查的安全策略體系,構建符合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的安全開放策略,并形成一整套培訓方式,提升數據安全策略保障。
細化安全制度,加強手段落地
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建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安全管理目標,明確主體安全責任,加強內部及外部的業務安全防控。根據數據重要性建設資產設施保護、應急響應機制、認證授權管理、分級分類管理等內容,并根據相應的管理手段制度落實。
提升數據生命周期防護,豐富運營能力
數據安全運營體系:數據安全運營作為當前單位做好大數據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一體化大數據中心中占據重要的分量。數據安全運營參照DSMM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以數據全生命周期進行安全運營,包括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應用、流動、銷毀。同時,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對大數據資產與用戶隱私保護方面提供單獨的安全運營能力。
全面技術管控,精確安全防護
數據安全技術體系:作為整個保障框架的落地實踐,數據安全技術體系主要提供全局的安全技術手段,包括數據源頭的控制,以及平臺設施的建設和數據使用的安全。并按照意見的要求,實現完善海量數據匯聚融合的風險識別與防護技術、數據脫敏技術、數據安全合規性評估認證、數據加密保護機制、數據防泄漏及相關技術監測手段。
持續服務支撐,提高防護水平
數據安全服務支撐體系:大數據安全防護是一個持續過程,所以需要持續的服務支撐,通過數據態勢感知、業務違規檢測預警、不良信息治理等多種服務手段,持續對當前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進行優化,從而提高數據安全防護水平。
天融信依據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框架,根據實踐形成了一整套數據安全解決方案,同時通過提供數據防泄漏、數據脫敏、大數據安全網關、數據安全治理咨詢等多款涵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及服務,為客戶數據安全保駕護航。
- 關鍵詞標簽:
- 天融信 大數據中心安全防護 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