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網絡空間的具體體現。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空間治理面臨的問題日益突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和積極行動。2022年11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重磅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系統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構建全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智慧,全面介紹了新時代推進網絡空間發展和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方案,重點指明了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的發展方向。
天融信作為民族安全產業的領導者、先進安全技術的創造者和數字時代安全的賦能者,將深刻理解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以捍衛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為己任,積極踐行網絡空間安全治理使命,把握網絡空間安全建設方向,發揮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安全智慧。

1、深刻洞察,時代之變,努力貢獻全球互聯網治理發展中國力量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向縱深演進,引領和推動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同時,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另一方面,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發展、安全、治理等方面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敏銳洞察全球互聯網發展大勢,深刻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時代潮流,著眼信息時代人類的前途命運和共同福祉,創造性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第一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
2014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巴西國會發表《弘揚傳統友好 共譜合作新篇》演講,首次就應該建立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提出中國主張。
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向世界發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span>
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視頻講話中強調,“推動網絡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標”,同時強調“當今世界的全人類,如果想要更好更快地在互聯網領域探索,就必須要立足于強化當前的網絡空間進行的國際合作,一起共同構建共同體”。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向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致賀信強調:“我們倡導‘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就是希望與國際社會一道,尊重網絡主權,發揚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span>
2019年10月,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發、利用和治理好互聯網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在互聯網世界會議上發表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文件。
在信息迅猛發展的今天,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構想,根植于“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中國智慧,充盈著對人類共同命運與人類福祉的深切關懷,代表了國際民意,彰顯了社會擔當,刻畫了大國形象。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和世界重要經濟體,在努力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的同時,從未忘記擔負的國際責任,致力于把中國互聯網發展置身于國際互聯網發展全局下謀劃,積極向世界貢獻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力量。
2、攜手共建,全球共享,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國方案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是以中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致力于與世界各國一道,合作推進互聯網發展與治理,把網絡空間建設成造福全人類的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中國方案。白皮書指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應當堅持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四項國際原則”。
白皮書從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技術惠民便民、網絡空間法治體系不斷完善、網上內容豐富多彩、網絡空間日益清朗、互聯網平臺運營不斷規范、網絡空間安全有效保障等七個方面總結了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治理實踐。白皮書圍繞數字經濟合作、網絡安全合作、網絡空間治理、促進全球普惠包容發展等介紹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方案策略,并針對網絡空間發展、治理、安全、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構建更加緊密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數字時代主張。
3、開放合作,戰略互信,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共同體有序發展
網絡空間共同體中的“安全內涵”
2014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巴西國會發表《弘揚傳統友好 共譜合作新篇》演講中首次提出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的中國主張時,安全就是重要內容之一。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世界各國都具有重大意義。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構建安全共同體,就是倡導開放合作的網絡安全理念,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鼓勵與規范并舉。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和數據安全國際合作,維護信息技術中立和產業全球化,共同遏制信息技術濫用。進一步增強戰略互信,及時共享網絡威脅信息,有效協調處置重大網絡安全事件,合作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和網絡犯罪,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與安全。
網絡主權是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自然延伸,應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治理模式和平等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的權利。任何國家都不搞網絡霸權,不利用網絡干涉他國內政,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不侵害他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現網絡空間的安全穩定,事關人類的共同福祉。各國應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確保網絡空間的和平與安全。反對將網絡安全問題政治化。反對利用自身優勢損害別國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和服務供應鏈安全。
“安全內涵”的中國實踐
中國在網絡安全頂層設計方面不斷加強,《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密碼法》等法律框架基本形成,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全社會網絡安全防線進一步筑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方面得到強化,制定出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堅持綜合協調、分工負責、依法保護,充分發揮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的作用,加強風險評估和安全檢測,強化監測預警能力,積極推動建立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機制,采取多種措施共同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中國的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網絡安全產業生態不斷完善,技術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推動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生態。
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不斷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加強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行為的治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活動,保護公民個人隱私安全。
數據安全保障方面,積極應對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數據安全挑戰,制定《數據安全法》,構建起數據安全管理基本法律框架及基本制度,持續提升數據安全保護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數據安全風險。
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方面,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切斷網絡犯罪利益鏈條,維護網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中國堅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堅決打擊恐怖組織利用網絡策劃、實施恐怖活動,持續依法開展打擊網上暴恐音視頻專項行動,持續做好反恐宣傳教育工作,著力構筑政府為主導、互聯網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網絡反恐體系。
“安全內涵”的中國貢獻
在網絡安全領域合作方面,2017年,金磚五國達成《金磚國家網絡安全務實合作路線圖》。2022年,金磚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組第八次會議一致通過“《金磚國家網絡安全務實合作路線圖》進展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工作組落實“路線圖”的經驗和進展,并就未來合作方向達成重要共識。2021年,上合組織信息安全專家組一致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保障國際信息安全2022-2023年合作計劃》。2021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簽署《關于發展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和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22年,中國與泰國簽署《關于網絡安全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同時,網絡安全應急響應領域,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中國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與全球主要國家級計算機應急響應組織、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聯盟、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域名注冊機構、學術機構以及其他互聯網相關公司和組織開展交流。截至2021年,已與81個國家和地區的274個計算機應急響應組織建立了“CNCERT國際合作伙伴”關系,與其中33個組織簽訂網絡安全合作備忘錄。建立“中國-東盟網絡安全交流培訓中心”,共同提升網絡安全能力。
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合作方面,2020年9月,中國發布《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制定全球數據安全規則提供了藍本。2021年3月,中國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發表《中阿數據安全合作倡議》,彰顯了中阿在數字治理領域的高度共識。2022年6月,“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三次會晤通過《“中國+中亞五國”數據安全合作倡議》,標志著發展中國家在攜手推進全球數字治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中國支持聯合國大會及人權理事會有關隱私權保護問題的討論,推動網絡空間確立個人隱私保護原則,推動各國采取措施制止利用網絡侵害個人隱私的行為。
在共同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方面,中國一貫支持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支持在聯合國框架下制訂全球性公約。中國推動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間專家組于2011年至2021年召開7次會議,為通過關于啟動制訂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全球性公約相關決議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參與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阿斯塔納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于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聲明》等重要文件,共同打擊包括網絡恐怖主義在內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中國主辦和積極參與金磚國家反恐工作組系列會議,就打擊網絡恐怖主義介紹中國具體實踐,提出金磚國家加強網絡反恐合作交流建議。
“安全內涵”的中國主張
主張堅持尊重網絡主權,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主張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穩定,反對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反對一切形式的網絡空間軍備競賽,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關切都應得到關注和保障。倡導各國政府應積極維護全球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供應鏈開放、安全、穩定,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協同研發,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張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國際合作,有效應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風險,維護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體系安全穩定,保障各國使用互聯網基礎資源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推動國際社會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聯網基礎資源,讓包括域名系統在內的互聯網核心資源技術系統更加安全、穩定和富有韌性,確保其不因任何政治或人為因素而導致服務中斷或終止。主張合作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主張促進數據安全治理和開發利用,與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智庫等各方積極開展數據安全治理、數據開發利用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不同數據保護通行規則之間的互操作性,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
4、可信網絡,安全世界,積極貢獻天融信數字時代網絡安全智慧
天融信是國內成立的網絡安全上市企業,現擁有5大研發中心、8大安全實驗室、2大技術研究院、90+分支機構和10000+合作伙伴,致力于幫助客戶降低安全風險,創造業務價值,實現“可信網絡,安全世界”。成立至今,天融信始終專注網絡安全領域,用穩定可靠的產品、方案與優質的服務贏得了政府、金融、運營商、能源、衛生、教育、交通、制造等各行業十萬余家客戶的認可。
27年來,天融信堅持自主創新,與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同發展共成長。基于網絡安全、大數據和云服務三大業務方向,天融信聚焦于基礎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四大場景,持續夯實基礎網絡安全能力的同時,在國產化、數據安全、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云服務等新方向、新場景加速拓展,形成了業內最全的自主研發產品體系,已累計推出100+款產品1000+型號。
截至目前,天融信已累計榮獲2次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和6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同時,天融信防火墻已連續22年位居國內市場第一,VPN、安全服務、WAF、網閘、安全管理等產品和服務連續多年位居市場前三,EDR、態勢感知、工控安全系列產品和服務均處于領導者地位,IDPS、安全資源池、數據防泄漏等產品也位居市場前列,以防火墻為中心的“一專多強”能力版圖持續擴大。
得益于在自主可控、數據安全、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的深厚積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領域,天融信圍繞“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降低安全脆弱性,縮短攻擊發現后的破壞和恢復時間”三大目標,基于“合法合規夯實基礎安全保障”、“體系化保障構筑動態風險防控能力”、“數據安全保護鑄造關基重要防線”、“融合場景防護助力數字化轉型”和“人才筑牢關基保護根基”五大保障思路,建立了全面保護、及時發現、實時預警、快速響應、彈性恢復、追蹤溯源的體系化安全保障能力,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筑牢安全防線。
TOPSEC
安全有序是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四大目標之一。天融信立足網絡安全實際工作,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數字時代網絡安全智慧,共赴網絡空間更加美好的未來。
- 關鍵詞標簽:
- 天融信 網絡安全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