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網絡安全廠商正在持續發力AI安全產品的研究與落地,將AI能力深度融合于安全產品體系之中,推動網絡安全行業智能化發展。近日,FreeBuf咨詢發布《全球AI網絡安全產品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天融信天問大模型、AI安全助手小天入編報告,同時《AI大模型在金融行業安全運營場景的應用實踐》入選典型應用案例。

AI技術在網絡安全產品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產品的防護檢測能力,還為網絡安全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天融信持續探索“AI+安全”融合發展之道,以大模型、小模型、機器學習等AI技術為核心,基于天問算力平臺、訓練平臺、應用平臺三大平臺,構建企業級AI安全能力體系,實現AI全面賦能。
在威脅檢測方面,天融信具有TAI系列智慧引擎,包括DGA惡意域名檢測、隱蔽隧道檢測、惡意TLS流量檢測、移動惡意程序快速檢測等檢測引擎,可集成在天融信防火墻、IPS、IDS、APT等網絡安全產品中,增強未知威脅檢測能力。
在安全運營方面,天融信天問大模型系統具備自動化研判、AI安全助手、沙箱檢測、安全設備聯動等能力,大幅提升安全日志研判效率,實現更加精準和便捷化的安全運營。
在知識問答方面,天融信AI安全助手小天具備自然語言理解、命名實體識別等能力,并以組件的形式嵌入到天融信脆弱性掃描與管理系統、數據庫審計與防護系統等網絡安全產品中,能夠智能分析客戶行為、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工程化技術是人工智能在垂直行業應用落地的必經之路。當前,人工智能工程化的重點逐漸從大模型的訓練向應用開發和落地轉變,構建起圍繞大模型及其應用的工具鏈,標志著人工智能工程化進入了新的產業化階段。天融信早在2014就開始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在產品中的工程化應用,持續推動AI應用的加速落地,以平臺型產品助力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有效解決金融機構在安全運營工作方面的痛點。
金融行業安全運營場景 | AI大模型應用實踐
數字化轉型浪潮中,新型攻擊手段、僵尸木馬、勒索挖礦病毒等安全風險層出不窮,且愈發多變、隱蔽和仿真,給安全運營工作帶來了巨大沖擊。天融信依托大數據分析系統和天問大模型系統,為某基金管理公司建立智能安全運營平臺,全面掌控全網安全動態、智能化識別新型安全風險。
智能安全運營平臺通過大模型+小模型的綜合應用,實時分析海量安全數據和運營數據,精準識別和預警潛在的安全威脅,并結合資產信息高效響應處置,有效降低了企業因安全事件導致的業務中斷和數據泄露風險。同時,運用先進的數據分類分級技術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通過清洗、富化等處理,構建高質量的元數據體系,為后續智能模型數據分析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大模型基于語義理解,精準識別釣魚郵件、流量威脅識別、惡意軟件等攻擊手段,無需驗證樣本即可實現高效檢測與定位,為深度挖掘潛在威脅提供了有力支持。平臺支持定期自動化執行資產檢查、漏洞掃描等任務,形成自動化漏洞管理閉環,大幅提升安全運營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人力資源依賴和人為操作失誤。
在實施過程中天融信與客戶安全部門緊密合作,從使用安全、成本控制、技術能力保障等多方面建立保障措施,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增強檢測防護能力、提升安全運營效率。
體系化推動人工智能落地應用成為引導人工智能技術實用化、普惠化發展的行業共識。當前,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合作愈發緊密,安全治理框架、安全治理工具日新月異,也標志著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跨入更加成熟的新階段。《報告》也著重提到在AI應用過程中,需要關注不同業務場景下AI帶來的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