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地鐵智能調度、電網動態調控、水電管網數字化運維——這些現代生活基座,實由工業互聯網系統編織的"數字神經網"支撐。當黑客攻擊可致地鐵停擺、家電失控、水電癱瘓時,工業互聯網安全怎樣守護城市命脈?我們與天融信科技集團助理總裁馬霄展開對話,探尋技術如何為工業互聯網的每一處細節編織安全防線。
他表示,任何技術都具有兩面性,我們不應僅看到其中的收益,更不能因其風險而躊躇不前。“這其中網絡安全風險作為近些年制造業凸顯的問題,更需要引起業界的重視與從業者的思考?!?/span>
面對愈加嚴峻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作為網絡安全領軍企業的天融信在數字防線與物理世界的交匯點鑄就安全盾牌,捍衛著工業互聯網時代的關鍵信息基座。
馬霄提到,生產控制系統如同精密運轉的心臟,也是制造業的產值核心,在維系著現代制造業的生命律動的同時,也是網絡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傳統網絡安全技術不適配控制系統CPS(物理信息系統)環境,傳統以五元組訪問控制+黑名單規則匹配的網絡安全技術在此之間顯得力不從心。
“這需要安全從業者將安全檢測、防護的對象細化至具體的物理行為,以制造工藝、制造流程構建安全基線,實現最小化生產環境的構建。”他解釋,這意味著必須用可理解的設備語言來解釋可能面臨的網絡攻擊。
馬霄舉例,比如注塑機遭受異常流量攻擊時,系統立即切斷能源供給,這實際上使用的是與”材料溫度異常波動”一樣的應對策略,也即是生產設備所能理解的語言。
他進一步介紹,為實現這一目標,不得不考慮到工業通信協議的特性。所以需要將通信過程中的網絡報文與物理點表相結合,實現網絡行為在物理世界的編譯,并基于定義的物理行為構建安全檢測、防護策略。
而在這套防護體系背后,人工智能技術正悄然化解著人力難以承載的運維壓力。馬霄表示,面對海量告警信息、大量檢測到的安全威脅,制造業中的安全從業者往往會毫無頭緒?;A知識儲備不足、人員不足的問題均體現在一線的安全運營過程中?!叭斯ぶ悄芗夹g應用在安全運營領域則可以完美的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告警降噪解決海量告警信息無法識別,通過引導式分析解決安全事件的識別、定義、修復與溯源等,有效提升網絡安全在制造業的交付價值。 ”
記者了解到,天融信基于上述安全技術的優化與創新,在十年間服務諸多制造領域頭部企業。期間持續優化安全技術、落實網絡安全與制造業的技術融合,為建設制造強國提供持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