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深度重構行業生態的當下,公共衛生領域的數智化轉型已成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支點。
2023年國家疾控局下發《加快建設完善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實施方案》(簡稱《方案》),一場覆蓋全國的系統性革新,正通過省統籌區域平臺的建設,推動疾控體系從傳統管理模式向“智能監測、精準防控”的現代化治理范式加速躍升。

作為全省公共衛生體系的核心樞紐,某省疾控中心歷經多次改革與整合,現已發展成為集疾病監測、疫情處置、科研創新、健康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化專業機構,其業務覆蓋范圍廣泛,涉及全省省、市、縣25000+業務終端。
如此龐大繁雜的終端體系,對管理效率與安全防護能力均提出了嚴苛的挑戰。天融信與客戶攜手,通過EDR構建起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終端安全防御體系,全面保證25000+終端安全。下面,就跟隨小天的鏡頭,一起走進項目現場吧。

25000+終端的“三多”難題
天融信前期調研發現,該客戶在省、市、縣三級共25000+終端,呈現顯著的 “三多”特征:
類型多:國產化與非國產化終端并存,Windows、Linux、國產操作系統混雜使用,管理適配難度高。
分布廣:終端覆蓋省、市、縣三級機構,物理位置分散遙遠,難以實現統一高效管控。
責任重:承載疫情數據上報、疫苗冷鏈監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多種核心業務,數據安全與系統穩定關乎民生。
傳統管理的“三重”困境
通過進一步深入調研,天融信察覺到在傳統安全管理模式下,客戶終端安全時刻面臨漏洞風險、合規管理、運維效率三重挑戰:
漏洞風險高發:老舊終端缺乏有效防護,勒索病毒、木馬等惡意程序頻繁入侵。
合規管理缺失:資產信息底數不清,補丁修復滯后,存在合規性風險。
運維效率低下:分散式管理使基層運維人員疲于應對終端故障,資源分配失衡。
天融信EDR一體化解決方案
針對客戶現有架構,天融信EDR通過對該省、市、縣三級所有終端實施統一管控,并提供病毒防護、資產管理、多維防御及終端管控等專業能力,構建覆蓋全層級25000+終端的安全防護體系。

- 病毒防護:項目明確要求“機構內終端防病毒覆蓋率100%”。天融信EDR搭載的“基因識別+虛擬沙盒”雙引擎,不僅能查殺已知病毒,更能通過動態行為分析識別未知威脅。
在該單位的實戰中,EDR成功攔截了偽裝成疫情報表的新型勒索病毒,避免了客戶數據丟失的重大風險。數據顯示,部署后全省終端病毒感染率下降98%,全面滿足“零重大安全事件”的政策考核要求。
- 資產管理:經實際驗證,某單位現有資產臺賬誤差率高達30%,存在底數不清、管理粗放等問題。針對客戶“一數一源,集約管理”需求,天融信EDR的“終端管理”功能,將25000+終端的硬件配置、軟件版本、使用人等信息實時同步至管理平臺,讓資產狀況一目了然,極大地提高了資產管理的效率。
- 多維防御:針對醫療行業的定向攻擊頻出,天融信EDR采用系統核心位置防御、惡意行為監控、勒索病毒誘捕、黑客入侵攔截等多維主動防御技術,針對所有威脅入口設計獨特防護策略,實時感知終端的可疑行為,提前預警并有效攔截各類網絡攻擊,有效加強系統防御能力,保障業務系統的穩定運行。
- 終端管控:天融信EDR通過進程、服務、外設、外聯等監控能力,實現對終端操作進行統一的合規管控,確保所有終端都符合安全規范,降低合規風險。
同時,產品具備高效的漏洞掃描功能,并提供統一漏洞修復與虛擬補丁兩種防護機制,管理平臺集中配置,大大提高了漏洞防護的效率。
通過部署天融信EDR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完成25000+終端的安全策略統一部署與智能管控后,將全面重構客戶終端安全管理體系的合規性與高效性,達成“業務終端全覆蓋、合規管理全達標、運維效率全提升”三大目標,實現終端整體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
截至目前,天融信EDR已成功落地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等多家三甲醫療機構,助力醫院實現醫療數據全生命周期防護,保障電子病歷、檢驗報告等核心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與可靠性。
疾控體系的數智化轉型不僅是國家驅動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的戰略選擇,更是醫療服務向智能化、精準化轉型的核心路徑,同時可為構建智慧醫療生態夯實基礎。天融信堅持安全與智算并進,持續深化數字技術與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通過覆蓋全行業、全場景的網絡安全與智算云能力矩陣,為各行業客戶數智化轉型提供安全、可控的底層支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