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數據已成為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2025年,《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落地實施,《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政務數據共享條例》《中國人民銀行業務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密集出臺,我國數據安全政策保障體系持續完善。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作為強化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提升數據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企業關注和重視。GB/T 45577-2025《數據安全技術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方法》(以下簡稱“標準”)將于2025年11月1日實施,其系統化明確了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的實施路徑,以此為指引我國數據安全管理也將進入新階段。

標準描述了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的基本概念、要素關系、分析原理,給出了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的實施流程、評估內容、分析評價方法等。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數據安全風險評估面臨三重困境:
● 風險認知不一致
風險評估涉及跨部門協同開展,但各部門對風險的理解和判斷標準存在差異,導致對風險等級的評價不一致。
● 動態風險感知滯后
傳統評估方法在面對復雜數據環境時,存在效率低下與準確性不足等問題,難以應對數據流動場景下的新型威脅。
● 技術與管理失衡
過度依賴工具掃描:忽視權限設計、應急響應等管理機制,評估結果與實際防護能力脫節。
過度依賴人工評估:評估結果受到個人經驗、知識背景、風險偏好等主觀因素的影響。
“智能工具+睿智專家”雙核驅動
構建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方案
面對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的現實困境,天融信基于對國家標準的深度解讀和多年數據安全實踐經驗,采用“數據安全風險檢查工具箱+數據安全專家”相結合的模式,為企業構建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方案,借助自動化、智能化手段,突破傳統評估方法的局限,助力政府、金融、運營商、醫療、教育等行業客戶精準高效地感知、分析和應對數據安全風險。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實施方案流程圖
智能化生成調研清單
依據國家、地方及行業政策標準,結合業務形態,數據安全專家幫助企業梳理針對性的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政策、制定實施方案,并結合數據安全風險檢查工具箱智能化生成調研問卷,同時根據企業不同角色的職能定位,開展數據處理者專項調研,確保評估維度一致且與業務場景深度契合。
數據安全資產智能化發現與識別
基于數據安全風險檢查工具箱,借助數據發現與識別技術,綜合運用正則表達式、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機器學習、關鍵字匹配、系統指紋等數據感知技術,智能感知企業數據資產分布情況,解析業務系統運行架構,生成可視化數據安全流轉視圖。
同時,接入網絡探針設備,對全網設備(包括主機、服務器等數據載體)進行資產測繪,同步構建企業數據資產清單與數據載體拓撲清單,全方位摸清數據及數據處理活動等基本情況。
數據安全風險智能化感知識別
通過內置的關聯分析、行為分析、深度分析三大分析引擎,以及360+規則庫,構建包含系統日志、網絡流量、用戶行為等基礎數據源的風險感知模型。針對不同的數據分析場景,為客戶數據資產提供多層次的威脅感知識別能力,同時針對數據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風險感知結果,生成多維數據安全風險態勢展示圖。
數據安全專家同步開展涵蓋文檔審查記錄、人員訪問審計和安全核查記錄等的風險識別工作,同時通過專家經驗與系統感知識別結果的交叉驗證,提升風險識別的準確性與置信度。
數據安全風險智能化分析與評價
依托數據安全風險檢查工具箱,基于風險感知識別結果智能化生成問題清單,結合企業風險容忍度構建整改建議矩陣。同時,通過風險量化評估模型(含風險值計算、影響程度分析、控制措施有效性評估等維度),形成風險處置優先級排序,由數據安全專家對評價結果及整改建議進行技術驗證與優化完善。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自動化生成
通過數據安全風險檢查工具箱,整合數據安全專家確認的評估結論與優化建議,結合企業風險容忍度、合規管理要求及行業監管標準,智能化生成結構清晰、內容豐富的評估報告。同時,支持企業自定義報告模板,且報告生成后,提供PDF、Word等多種格式導出及在線分享等功能,便于團隊協作與匯報,節省報告編寫時間,保障專業性和一致性。
天融信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方案集智能調研、資產識別、風險感知分析與報告生成于一體,全流程保障評估科學高效,核心優勢表現在三個方面:
● 智能適配,精準評估
依托行業特性、歷史數據及自定義需求,智能推薦適配評估指標,支持緊跟行業趨勢動態更新,保障評估全面覆蓋的同時,針對特定場景進行精準分析,為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 全流程自動化,高效無憂
從自動生成調研清單、多源數據整合,到深度分析數據、編排評估指標,再到一鍵生成專業報告,實現評估全流程自動化,減少人為干預,大幅提升效率,降低失誤風險,讓數據安全評估更加高效、可靠。
● 靈活定制,滿足多元需求
支持企業自由調整或新增評估指標、按需選擇或定制調研模板、自定義報告樣式與內容布局、以多種格式導出分享報告等。無論是個性化評估體系構建,還是針對不同場景、不同受眾的成果交付,都能靈活應對。

在GB/T 45577-2025《數據安全技術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方法》國家標準的指引下,天融信通過“智能工具+睿智專家”的雙核驅動模式,系統性增強企業數據安全風險管理能力,實現風險處置從“事后補救”到“事前預警”的跨越。未來,隨著方案的規模化落地應用,天融信將助力更多企業將數據資產管理的合規成本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風險影響最小化與安全防護效能最大化,全方位夯實數字化轉型安全基石。
相關閱讀
1、天融信再度列入Gartner?“中國數據安全平臺領域”代表廠商
2、工信部發文加強IDC客戶數據安全保護,天融信從這五方面入手